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干预策略: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residual dizziness after successful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 single 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u Peixia;Liu Jianping;Wang Wuqing;Li Huawei(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Eye&ENT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30001,China)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031
基 金:上海市科委2018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8411951900)。
年 份:2021
卷 号:56
期 号:1
起止页码:41-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干预策略处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2019年1—7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收治的129例BPPV复位后有残余症状的患者在线完全随机化分至前庭康复组、倍他司汀组及对照组(空白),每组43例。前庭康复组接受为期4周的康复训练;倍他司汀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12 mg/次,每日3次)4周;对照组无特殊处理。入组后4周、8周时随访,主要结局指标为日常活动与社会参与功能,采用前庭活动与参与量表(vestibular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 measure,VAP)测量,次要指标为基于感觉统合试验(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 SOT)的平衡功能以及残余症状的持续天数。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VAP量表得分随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但前庭康复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分组比较,前庭康复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3.88,χ2=18.29,P<0.01);倍他司汀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0.96,χ2=1.16,P=0.28)。三组患者平衡功能随时间呈现恢复趋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df=2,P>0.05);前庭康复组和倍他司汀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的中位数均为14 d,对照组为19 d,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Mantel-Cox)test;χ2=1.82,df=2,P=0.40]。结论前庭康复可以显著改善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的日常活动与社会参与功能,对缩短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和促进平衡功能恢复的效果尚不确定。
关 键 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康复 疗效比较研究
分 类 号:R7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