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空间减排效应:准自然实验与政策溢出
Spatial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s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quasi-natural experiments and policy spillov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 Zhiguo;WANG Jie(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wt,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Huadong),Qingdao Shandong 26658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天然气产业管道网络经济效率提升研究”(批准号:20CX04001B);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系统耦合视角下山东省制造业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批准号:2019RKE2800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E系统要素流联动机制下碳减排成本异质性识别与改进研究”(批准号:ZR201911060251)。
年 份:2021
卷 号:31
期 号:1
起止页码:26-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然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环境规制手段之一,但碳交易市场建设在空间维度上的溢出减排效应评估仍然存在不足,减排作用发挥的具体渠道和综合效果亦有待明晰。基于我国碳交易试点2007—2017年的样本数据,利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准自然实验并结合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综合评估碳交易政策实施的空间减排效应;进而立足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技术进步渠道分析碳交易政策发挥减排作用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整体上有效促进试点地区的碳减排,其中天津、湖北等地响应迅速且显著。碳交易试点政策在有效抑制试点地区碳排放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溢出效应同时有助于抑制邻近地区的碳排放。碳交易政策减排效应发挥存在较长的周期性,长期内其减排作用逐渐显著,且直接减排作用要远强于间接减排作用。经济发展渠道是现阶段碳交易政策发挥减排作用的重要路径,但同时对周边地区碳排放具有促增威胁,而能源消费则是导致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阻碍。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将成为碳交易政策潜在减排效应有效发挥的关键所在。基于此,积极推动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注重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均衡发展和有序推进,同时强化区域间绿色经济协同发展和知识技术交流合作,从而形成区域间良性协作的低碳发展模式。
关 键 词:碳排放权交易 减排效应 合成控制法 政策溢出
分 类 号:F4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