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山东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    

The irreplaceable role of Shandong in th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红武[1] 张罗号[2] 景唤[3] 蔡蓉蓉[1] 苗润泽[1]

ZHANG Hongwu;ZHANG Luohao;JING Huan;CAI Rongrong;MIAO Runze(Yellow River Research Center,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Jiangsu,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2]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3]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出  处:《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500)。

年  份:2021

卷  号:52

期  号:1

起止页码:1-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黄河河口自然状况特殊,仅黄河口治理及其三角洲湿地保护这方面,即可说明山东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研究表明:(1)应在竭力维持清水沟流路稳定前提下,将刁口河流路作为防洪与生态补水的辅助流路,使黄河三角洲成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海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典范。(2)宽河段应采用“两道防线”布局与河道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即采用板桩组合坝技术将防护堤高标准修建,作为保障“二滩”“嫩滩”区域相对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将“高滩”作为移民安置区;“二滩”可作为超标准洪水行洪空间;“嫩滩”可修复湿地生态,与河槽一起承担大中洪水流量下的行洪功能,通过对传统工程升级改造,以“平顺护弯、以弯导流”达到中水河势稳定控制、输沙能力提升的目的,实现“河床不抬高”的目标。(3)根据分析与当时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三门峡河段1843年洪水洪峰流量应取30000 m^(3)/s,采用热释光法对淤沙层之下两组瓦片样品测定年代,认为该洪峰流量重现期应为1200 a。取实测洪水还原资料而不计历史调查洪水点据,给出设计洪水成果与预估的1843年洪水三门峡站洪峰流量与重现期较为接近。(4)选取花园口站“58·7”洪水资料为典型洪水过程,通过水库调洪计算,得到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花园口站设计洪峰流量。再采用下游各站洪峰流量相关图,同时根据黄河动床模型试验结果,综合得出其他站设计洪水成果。(5)艾山卡口扩宽改造直接决定黄河下游防洪减灾治理体系的完善运行,应在大幅提升窄河段防洪能力的同时,增加窄河段高效输沙降河机会。根据艾山站1958年过洪峰流量12600m^(3)/s而并未使窄河段决口的实际分析,黄河下游“82·8”洪水不应向东平湖分洪,且经过1958年之后长期堤防大规模建设,即使13000 m^(3)/s的洪峰�

关 键 词:黄河治理 河口三角洲  艾山卡口  京杭运河通航  穿黄工程 东平湖  泥沙  

分 类 号:X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