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含光可逆C-C键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  ( EI收录)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lf-Healing Polyurethane Containing Photoreversible C-C Bo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泽平[1] 莫伟杰[1] 容敏智[1] 章明秋[1]

Zeping Zhang;Weijie Mo;Minzhi Rong;Mingqiu Zhang(School of Chemistry,Key Laboratory for Polymeric Composite and Functional Material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化学学院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3235,51773229,51873235,51973237,52033011)。

年  份:2021

卷  号:37

期  号:1

起止页码:37-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实现聚氨酯的光诱导自修复,采用4,4-二羟基二苯甲酮(DHBP)和2-溴乙醇为主要原料,经过Williamson醚化等多步反应,合成一种末端带4个醇羟基的四苯基芳香片呐醇单体(THETPED);然后,以其为交联剂,通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乙二醇(PEG)的加成聚合反应,制备了含光可逆C-C键的聚氨酯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对单体结构进行表征,并借助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研究C-C键的动态可逆性,聚合物则采用FT-IR、热失重(TGA)和差热扫描量热法(DSC)等分析其结构和引入片呐醇单元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得到了具有预期结构的功能单体和动态共价聚合物,并且C-C键在紫外光照下可以实现动态可逆均裂反应,聚合物链段的室温运动性良好,并且片呐醇单元基本不影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采用裂纹修复的方式表征自修复性能,聚合物在紫外光照下(365 nm,5 min)可以完全修复20μm宽的裂纹,而对比样在相同条件下基本无法修复。

关 键 词:光可逆  片呐醇 自修复 聚氨酯 动态共价聚合物  

分 类 号:TQ32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