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体相纳米气泡及其研究进展    

Bulk Nanobubbles:Current Research and Outloo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敏敏[1] 刘孟君[1] 李娜[1] 刘振平[2] 陈洪林[3] 水玲玲[1,2]

ZHANG Minmin;LIU Mengjun;LI Na;LIU Zhenping;CHEN Honglin;SHUI Lingling(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Nanophotonic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Devices,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Joint Laboratory of Optofluidic Technology and Systems,South China Academy of Advanced Optoelectronics,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Institutes for Life Scienc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China)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 [2]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光流技术与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 [3]华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净水技术》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401502);广东省应用科技专项(2017B02024000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5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900976);广东省教育厅项目(2020KQNCX018)。

年  份:2021

卷  号:40

期  号:2

起止页码:24-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JST、PROQUE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纳米气泡是直径在1μm以下的气泡,已被证明可以在固液界面、体相中长期稳定存在。基于跨越气液界面的拉普拉斯压强定理,气泡无法保持热力学稳定,将在微秒的尺度上消失。然而,大量试验报道,体相纳米气泡可以长时间稳定存在。目前,关于纳米气泡的产生技术、表征手段和相关的稳定机制已被世界各国的课题组竞相报道。该综述对现有纳米气泡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体相纳米气泡的研究进行总结概述。首先,总结了体相纳米气泡产生和表征的主要方法;其次,介绍了体相纳米气泡的稳定机制;再次,概括了体相纳米气泡的试验应用情况;最后,对体相纳米气泡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作出展望。

关 键 词:体相纳米气泡  产生方法  表征技术  稳定机制  实践应用  

分 类 号:O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