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深圳大气PM_(2.5)化学组成的长期变化特征  ( EI收录)  

Long-term vari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M_(2.5) in Shenzhe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江家豪[1] 彭杏[1] 朱波[1] 黄晓锋[1] 何凌燕[1]

JIANG Jia-hao;PENG Xing;ZHU Bo;HUANG Xiao-feng;HE Ling-yan(Key Laboratory of Urban Huma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enzhen Graduate School,Peking University,Shenzhen 518055,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55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210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744202)。

年  份:2021

卷  号:41

期  号:2

起止页码:574-5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分析深圳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浓度长期持续下降的原因,进而明确PM_(2.5)下一步减排潜力和精细化管理方向,本研究基于2019年在深圳市西乡点位采集的PM_(2.5)样品,分析了西乡PM_(2.5)的化学组成及季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西乡点位PM_(2.5)年均浓度为29.4μg/m^(3),总体上呈现夏低冬高的季节特征,有机物(OM)和硫酸根(SO_(4)^(2-))仍是主要的组分,分别占总质量的42.3%和17.6%.对2009、2014、2019年典型月份PM_(2.5)的组分进行对比,PM_(2.5)全年质量浓度从42.3μg/m^(3)(2009年)下降至24.6μg/m^(3).(2019年),OM、SO_(4)^(2-)、硝酸根(NO_(3)^(-))、铵根(NH_(4)^(+))和元素碳(EC)等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矿物质元素(Al、Ca)是地面扬尘和建筑尘的标识组分,近年来Al、Ca浓度的增加趋势表明宝安区西乡扬尘的影响在逐渐扩大.2009、2014、2019年OC/EC的值逐渐扩大,说明了一次燃烧源排放的影响逐渐减小,但二次有机物(SOC)的贡献逐渐凸显.通过分析2004、2009、2014、2019年夏、冬季PM_(2.5)中6种主要组分变化趋势,表明6种主要组分夏冬两季皆有下降趋势,但由于气象因素导致冬季污染物受到区域传输的影响较大,夏季各组分浓度的下降幅度普遍高于冬季.总体来说深圳市PM_(2.5)浓度持续下降的原因是深圳市对机动车、工业VOC(挥发性有机物)、远洋船舶以及一次燃烧源的管控和减排.

关 键 词:PM_(2.5)  深圳  化学组成 长期变化特征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