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24 h内不明原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f Tirofiban in the treatment of unexplained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within 24 hours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曹志勇[1] 丁妹[1] 朱连海[1] 李新玲[1] 汪涵[1] 朱向阳[1]

Cao Zhiyong;Ding Mei;Zhu Lianhai(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Jiangsu 226000)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26000

出  处:《卒中与神经疾病》

基  金:南通市科技局民生科技面上项目(MS12018042);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面上项目(H2019057)。

年  份:2021

卷  号:28

期  号:1

起止页码:20-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24 h内发生不明原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unexplained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Unexplained END)后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神经内科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并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后24 h内发生不明原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进行干预分为应用替罗非班干预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2组患者在干预后第24 h、第7 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于出院后第90 d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所有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以mRS评分较出院时>2分为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住院期间评估所有患者是否存在出血转化,出院后90 d是否存在死亡病例。结果共纳入73例经静脉溶栓后发生不明原因EN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53(72.6%)例,女20(27.4%)例,平均年龄(63.33±4.53)岁,治疗组31(42.5%)例,对照组42(57.5%)例。治疗组在干预后的第24 h和第7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院后90 d预后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2例出血转化,2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于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所出现的END及时应用替罗非班进行干预安全有效。

关 键 词: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替罗非班 预后  

分 类 号:R74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