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型石墨化氮化碳/锡/氮掺杂碳复合物的制备及储钠性能  ( EI收录)  

Preparation of a Novel g-C3N4/Sn/N-doped Carbon Composite for Sodium Stora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志刚[1] 李家宝[1] 杨剑[1] 马浩[1] 王赪胤[1] 郭鑫[2] 汪国秀[2]

LIU Zhigang;LI Jiabao;YANG Jian;MA Hao;WANG Chengyin;GUO Xin;WANG Guoxiu(Institute for Innovative Materials and Energy,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2,China;Centre for Clean Energy Technology,Faculty of Science,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Sydney 2007,Australia)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创新材料与能源研究院,扬州225002 [2]悉尼科技大学清洁能源中心,悉尼2007,澳大利亚

出  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375116)和江苏省优势学科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42

期  号:2

起止页码:633-6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钠离子电池锡负极因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847 mA·h/g)、高电导率和合适的工作电位而备受关注.但锡基负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会发生巨大的结构变化,进而导致活性材料粉化失活和比容量的快速下降.本文成功制备了基于石墨氮化碳(g-C3N4)、聚多巴胺衍生的氮掺杂碳(NC)和Sn纳米颗粒的复合物(g-C3N4/Sn/NC),其中Sn纳米颗粒包埋在石墨氮化碳和氮掺杂碳中.在此多层分级结构中,g-C3N4和NC的引入可以显著加速电子/离子的传输及电池反应动力学,从而有助于Sn和钠离子之间的合金化反应;此外,这种复合结构有助于保持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可以获得优异的储钠性能.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g-C3N4/Sn/NC在0.5 A/g电流密度下经历100次循环,可逆容量可以达到450.7 mA·h/g;在1.0 A/g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为388.3 mA·h/g;此外,在1.0 A/g电流密度下,经过4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依旧能达到363.3 mA·h/g.

关 键 词:石墨氮化碳  锡纳米颗粒  氮掺杂碳  储钠负极  钠离子电池

分 类 号:O6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