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刑事犯罪未成年人的结构性特征与防治对策——基于最高人民检察院2014—2019年相关数据的社会学分析    

Constructive Features of Adolescent Criminals in China and Preventions-A Sociological Study Based on Relevant Data of the Supreme Court 2014-2019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宋全成[1,2]

SONG Quan-cheng(Migrants Institut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2]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研究基于社会状态监测大数据的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的矫正智能决策技术”(2018YFC0831103);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的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合问题研究”(2017T100481)。

年  份:2021

卷  号:37

期  号:1

起止页码:75-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国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呈现出规模较大、不完整的U型走势和低龄化趋势的自然结构特征。从社会结构特征来看,犯罪的未成年人多以初中文化程度和无业人员、农民职业为主;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强奸是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主要形式;侵财犯罪主要集中在抢劫、抢夺的暴力手段和盗窃、诈骗非暴力两种类型;严重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呈下降趋势。为此,遏制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促使未成年人健康发展,就需要调整和优化惩治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政策。具体是:适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提高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能力、引入"推定刑事责任能力制度"和全面介入与干预有犯罪倾向的未成年人的生活、犯罪未成年人的刑期改造和刑满释放后的社会融入的全过程。

关 键 词:未成年人 刑事犯罪 犯罪种类 刑事责任年龄 专业社会工作

分 类 号:D924.3] D922.183[法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