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Risk-zoning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 mountainous region-base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付树林[1] 梁丽萍[2] 刘延国[3] 李景吉[4]

FU Shulin;LIANG Liping;LIU Yanguo;LI Jingji(Department of Tourism,Taiyuan University,Taiyuan 030032,Shanxi,China;Th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Team of Sichuan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Chengdu 610059,Sichuan,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Sichuan,China;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Sichuan,China)

机构地区:[1]太原学院旅游系,山西太原030032 [2]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四川成都610000 [3]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4]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0

出  处:《水利水电技术》

基  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课题(SKLGP2018Z004)。

年  份:2020

卷  号:51

期  号:12

起止页码:210-2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地质灾害是建设用地选址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危险性区划的主要参考要素,其直接或间接危害到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降低建设用地规划中地质灾害的影响,应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考虑到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当中。以干旱河谷山区丹巴县为研究区,运用确定系数和逻辑回归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对该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选择安全因子、自然因子、社会因子和生态因子共同构成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对丹巴县进行危险性分区,极高危险区217.20 km^2,高危险区744.95 km^2,中度危险区1 352.44 km^2,低度危险区1 295.08 km^2以及极低危险区875.32 km^2。(2)丹巴县建设用地最适宜区面积为115.72 km^2,占县域总面积的2.57%,适宜建设的土地少且多集中在小金川、革什扎河、东谷河和大渡河沿岸河谷地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禁止建设区面积分别为683.47 km^2、623.21 km^2、590.66 km^2、2 494.21 km^2。(3)已建成的城镇空间中38.50%和37.62%分布在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整体分布状况良好。有5.85%的城镇空间建设在较不适宜区,2.67%在禁止建设区,存在生态安全风险,该区域应加强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工作,有条件地适度搬迁。

关 键 词:地质灾害 建设用地 危险性评价体系  适宜性评价  丹巴县  遥感 稳定性

分 类 号:P694[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