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嘌呤信号与心理应激研究进展    

A Review of the State of Purinergic Signaling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文静[1,2] 唐勇[1,2,3,4,5]

REN Wen-Jing;TANG Yong(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75,China;Acupuncture and Chronobiology Key Laboratoryof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75,China)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5 [2]针灸与时间生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75 [3]中国针灸学会皮内针专委会 [4]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内稳态和内分泌专委会 [5]中国生理学会人体微生态专委会

出  处:《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9YFC1709101)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52

期  号:1

起止页码:33-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嘌呤信号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而心理应激作为机体应对应激源时表现出的一种体内不协调的状态,与嘌呤信号关系密切。应激导致的ATP异常释放,进一步导致与ATP相关受体水平异常,从而出现心理应激相关疾病,如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现针对嘌呤信号参与心理应激的研究多集中于ATP、腺苷以及P2X2、P2X3、P2X4、P2X7、A1、A2A受体,但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且目前针对ATP实时监测技术应用于应激模型动物的研究尚少,ATP在应激发生过程中的具体生物学作用还未可知。因此本文重点就心理应激与嘌呤信号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心理应激状态下,嘌呤信号的表达变化,以及嘌呤信号的表达是否会反过来介导应激反应,提出现有ATP实时监测技术以及嘌呤能化合物用于心理应激领域研究的假设,为今后从嘌呤信号途径解析心理应激的形成机制或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关 键 词:嘌呤信号  心理应激 ATP 腺苷 嘌呤受体

分 类 号:R395[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