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种不同改性方法对甘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改性效果的研究    

Study of three different modification methods on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n sweet potato residu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致印[1] 刘伟鹏[1] 王盈希[2] 曾立[3] 向国红[1] 刘桃李[1] 龚意辉[1]

CHEN Zhiyin;LIU Weipeng;WANG Yingxi;ZENG Li;XIANG Guohong;LIU Taoli;GONG Yihui(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Loudi 417000,China;School of Chemistry and Food 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angsha 410114,China;School of Pharmacy,Shaoyang University,Shaoyang 422000,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2]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3]邵阳学院药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出  处:《食品与发酵工业》

基  金:文旅部“双师型”师资培养课题(WLRCS2019-032);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湘教通〔2019〕333号);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湘教通〔2019〕291号);湖南省教育厅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湘教通〔2020〕94号);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01901128002)(20190207802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J5270);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2020RC1014);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7C0818);校级教改(校教通〔2019〕90号RKJGZ1944)联合资助。

年  份:2021

卷  号:47

期  号:2

起止页码:57-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该研究采用胶体磨湿法粉碎法、超声波辅助酸法、纤维素酶法3种方法处理甘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比较改性前后IDF粒径分布、微观形态,并测定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甘薯渣IDF相比,3种改性方法改性之后,甘薯渣IDF的粒径、分散指数显著降低(P<0.01),持油力、持水力存在显著差异(P<0.01),吸附亚硝酸盐及胆固醇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整体而言,这3种改性方法对甘薯渣IDF改性都有效果,并且胶体磨湿法粉碎法改性对甘薯渣IDF的持油力、持水力、吸附亚硝酸盐及胆固醇能力效果最好。甘薯渣改性的IDF可作为功能性成分应用于多种食品。

关 键 词:不溶性膳食纤维 胶体磨湿法粉碎法  超声波辅助酸法  纤维素酶法  

分 类 号:TS20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