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革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检测及其基因型分布
Detection of DNA in 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 carried by Dermacentor nuttalli in partial areas of Inner Mongolia and its distribution of genotyp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GUI Zheng;YU Jingfeng;MU Lan(Graduate Schoo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010110,China;Departmnet of Parasitology,School of Basic medicine,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010110,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2]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卫生计生科研计划项目(201702052);内蒙古医科大学科技百万项目(YKD2017KJBW002)。
年 份:2021
卷 号:47
期 号:1
起止页码:210-2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1_2022、EM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调查内蒙古部分地区草原革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的情况,分析该地区蜱携带SFGR的种类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于2019年4月中旬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成川镇、呼和浩特市四子王旗牧场和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巴彦温都苏木地区,通过普查的方法从708只绵羊中采集了264只草原革蜱,进行单蜱DNA的提取,采用PCR法扩增立克次体16sRNA进行初筛,从每个地区阳性样本中随机选取10个,共30个阳性样本进一步扩增其gltA和ompA基因,并对阳性样品进行序列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在264只蜱虫中,共检出SFGR阳性蜱218只,阳性率为82.57%。成功测序14个SFGR ompA阳性样本,7个SFGR gltA阳性样本,序列分析发现gltA基因和ompA基因的相似度分别为100.00%及99.86%。系统发育分析,所检出的序列与劳氏立克次体在一个分支上,gltA基因序列与乌拉尔立克次体、帕克立克次体和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亲缘关系较近;ompA基因序列与马赛立克次体和扇头蜱立克次体的亲缘关系接近;两者均与蒙纳克立克次体亲缘关系较远。结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地区的草原革蜱携带SFGR的基因型均是劳氏立克次体。
关 键 词:聚合酶链式反应 草原革蜱内蒙古株 劳氏立克次体 基因型
分 类 号:R376] R384.4[基础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