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综合立体观测网的京津冀地区污染过程分析  ( EI收录)  

Pollution Proces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Stereoscopic Observation Networ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婷婷[1,2] 项衍[3] 罗宇涵[1] 张天舒[1,3] 司福祺[1] 吕立慧[3] 窦科[1] 周海金[1] 杨东上[1] 杨太平[1] 刘文清[1,2] 刘建国[1] 赵志新[4]

SUN Tingting;XIANG Yan;LUO Yuhan;ZHANG Tianshu;SI Fuqi;Lü Lihui;DOU Ke;ZHOU Haijin;YANG Dongshang;YANG Taiping;LIU Wenqing;LIU Jianguo;ZHAO Zhixin(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Optics and Technology,Anhu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efei 230031,China;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Institut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Tangsh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reau,Tangshan 063015,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 [3]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安徽合肥230601 [4]唐山市生态环境局,河北唐山063015

出  处:《环境科学研究》

基  金: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No.DQGG0102)。

年  份:2021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20-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1_2022、EI、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揭示大气污染的演变规律,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针对大气重污染发生—演变—消散全过程的核心科学问题,在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建立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立体观测网,围绕2017年秋冬季和2018年春、秋、冬三季开展重污染时段和重污染过程的地基和车载走航观测,评估区域大气污染输送和城市间大气污染的相互传输量.结果表明:北京市污染呈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春季主要受区域不利扩散条件及沙尘传输影响,秋季主要受西南通道传输影响,冬季主要受西南、南部、东南通道混合层内传输与区域扩散条件不利的共同影响.秋冬季京津冀地区NO 2、SO 2污染物垂直柱浓度整体低于西南、东南和南部输送通道区域,当弱南风静稳天气条件主导时,北京市易受到污染物输送的影响,形成局域污染过程.研究显示,北京市重污染时段外来污染物各类尺度输送通道中,西南通道污染传输为主导,部分时段还受到东南和东部通道污染传输的影响.

关 键 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激光雷达组网  大气污染 PM2.5 污染传输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