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CD146三十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Review and prospect of CD146 research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段红霞[1] 熊朝亮[1,2] 景林[1,2] 徐庆吉[1,2] 刘晶玉[1,2] 马欣然[1,2] 王大吉[3] 向建全[1,4] 何志恒[1,5] 冯静[1] 阎锡蕴[1,2,6]

DUAN HongXia;XIONG ChaoLiang;JING Lin;XU QingJi;LIU JingYu;MA XinRan;WANG DaJi;XIANG JianQuan;HE ZhiHeng;FENG Jing;YAN XiYun(Key Laboratory'of Protein and Peptide Drugs,Institute of Bi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College of Life Sciences,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and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Shenzhen,518035,China;Laboratory of Biochemistry,and Molecular Biology,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L uzhou 646000,China;School of Future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Nanozyme Medical Center,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3]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转化医学研究院,深圳518035 [4]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泸州646000 [5]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北京100049 [6]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纳米酶医学研究中心,郑州450001

出  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年  份:2020

卷  号:50

期  号:12

起止页码:1339-13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PUBMED、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CD146分子发现于1987年,最初被认为是黑色素瘤标志分子,随后30余年的研究,逐渐揭示了该分子在早期发育、免疫应答、代谢等生理过程,以及在肿瘤、炎症、自身免疫病中的重要作用及机制.目前认为,CD146不仅是一个黏附分子,还是新生血管、T细胞活化和多种肿瘤的标志分子,更是一种细胞膜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并调控细胞内多种重要信号途径.最近,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报道,无论是细胞膜表面的CD146,还是血清和其他体液中的可溶性CD146(soluble CD146,sCD146),都已成为多种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价的重要参考,将成为疾病治疗的新靶点.迄今,全球已有40余株CD146抗体,有些治疗性抗体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全面回顾了CD146的研究历史,分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了其未来临床应用的潜能,以期为全面认识CD146,充分发挥其在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提供更多借鉴.

关 键 词:CD146 可溶性CD146 血管生成 发育  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  炎症  自身免疫病 信号转导 受体  黏附分子

分 类 号:R3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