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普惠金融数字化是“数字红利”吗?——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视角
Is the Digitization of Inclusive Finance a"Digital Dividen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sidents'Income Growth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e Yiqing;Wang Maochuan;Li Yuquan;Li Jiaxin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2]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基 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部地区金融排斥影响城乡发展差距的空间效应与调节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J19117);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西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JXYJG-2019-004)的资助。
年 份:2020
期 号:12
起止页码:71-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伴随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为深入推进金融普惠与贫困减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路径,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与方式。本文基于2013—2018年我国31个省市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门限模型与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实证方法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数字红利”显著;第二,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非线性关系,具有门限效应,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跨越门限值后,能进一步激发增收效应;第三,分区域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效应表现为东部最强,西部次之,中部最弱;第四,分时段来看,国务院颁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后,政策的支持提升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效应;第五,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三个子维度中,覆盖广度是增收效应的主要推动力。为充分挖掘数字普惠金融的潜力,提高金融普惠力度,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经济水平实施区域差异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推进数字金融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以充分释放“数字红利”。
关 键 词: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 农村居民收入 门限模型
分 类 号:F832.1[金融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