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    

Low-stress fatigue crack controllable precision cropping techn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升吨[1] 任芋见[1] 杨昌群[2] 董渊哲[1] 王永飞[1,3] 王伟[4]

ZHAO Sheng-dun;REN Yu-jian;YANG Chang-qun;DONG Yuan-zhe;WANG Yong-fei;WANG Wei(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Sinopec Sales Co.,Ltd.,South China Branch,Guangzhou 510620,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luid Power&Mechatronic System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China;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Xi'an 710100,China)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2]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广东广州510620 [3]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4]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00

出  处:《塑性工程学报》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M64362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ZY012019003/XZD012019009);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xasjl009);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GZKF-201912)。

年  份:2020

卷  号:27

期  号:12

起止页码: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金属棒、管料下料工艺被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航天工业和轴承工业。传统棒、管料下料技术存在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和断面质量差等缺点。为实现"既平又快"的精密下料,提出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总结了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的原理,针对应用该技术的6种相关工艺在工作原理、装备设计、下料效率、断面质量、适用范围及工艺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出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适用于直径为Φ2~Φ70 mm的棒、管料下料。相比于传统下料技术,低应力疲劳裂纹可控式精密分离技术下料效率高、断面倾斜度小、精度高。提出了该技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 键 词:低应力疲劳裂纹  下料效率  断面质量 精密分离技术  

分 类 号:TG315.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