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卡脖子”技术识别方法与突破路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Breakthrough Path of"Neck-jamming"Technolog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a Case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汤志伟[1] 李昱璇[1] 张龙鹏[1]

Tang Zhiwei;Li Yuxuan;Zhang Longpeng(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1731, China)

机构地区:[1]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出  处:《科技进步与对策》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18VSJ057);四川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9RKX0019)。

年  份:2021

卷  号:38

期  号:1

起止页码: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研究科学合理的“卡脖子”技术识别方法对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国家技术实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卡脖子”技术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卡脖子”技术的识别原则和识别方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关键核心技术35项,从中识别出“卡脖子”技术13项,得出电子信息产业“卡脖子”技术基础性特征突出、集成电路“卡脖子”威胁大、高端软件相对安全的结论,并从技术、企业、产业、社会层面出发提出我国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技术识别方法  “卡脖子”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

分 类 号:G3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