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E Canfei;ZHU Shengjun(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Peking University-Lincoln Institute Center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Land Policy,Beijing 100871,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7312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70111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425001)。
年 份:2020
卷 号:75
期 号:12
起止页码:2684-26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产业地理学研究产业空间分布及其动态演化规律。基于地理邻近性的集聚理论揭示了产业地理不平衡分布的内在机制。演化经济地理学借鉴演化经济学的历史视角,从历史角度考察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渐进演化机制,认为地理邻近性不是产业地理格局演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以认知邻近性为核心的多维邻近性能够提供更好的解释。本文从认知邻近视角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区域产业发展与布局动态演化规律,总结出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关联法则",即一个企业或区域进入(或退出)某项经济活动的概率是该企业或地区拥有的基于相关知识基础的经济活动的函数。本文全面地回顾了关联法则涉及的关键概念,梳理企业和区域尺度的实证研究成果,讨论关联法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补充和拓展。本文指出:①在认知邻近视角下,基于资源转换和组织学习等理论基础,关联法则研究了企业或区域发展新产业与现有产业之间的关系。②关联法则不仅适用于中国企业和区域尺度,还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和韧性等。③外部联系、冲击以及内部制度环境等可能会降低区域产业动态对本地产业基础的依赖性。关联法则指出中国区域需培育内生发展模式,围绕现有区域能力、技术和知识积累发展区域产业和实现区际产业优化布局与分工,逐步建立相关多样化的产业体系,增强区域韧性,支撑国内经济循环。
关 键 词:认知邻近 关联法则 产业关联 演化经济地理学 中国
分 类 号:F12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