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80年代台湾地区“反威权”话语“本土化”及其影响    

On the localization of Anti authoritarian Discourse in Taiwan in 1980s and Its Influe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邓婧[1,2]

Deng Jing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民进党研究中心 [2]厦门市委台港澳办

出  处:《台湾研究》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研究》(批准号:19ZDA128)成果。

年  份:2020

期  号:6

起止页码:63-7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9_2020、NSSD、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1970年代台湾社会由“乡土意识”激荡出的“反威权”意识,到1980年代,渐被建构为“反国民党=反中国”的意识形态话语。部分存有投机意识的知识分子以及“党外”政治精英,在1980年代开始表现出“台独”意识形态转向,而“本土”话语成为这些知识分子发声,以及政治精英在政治抗争中夺权的话语工具。1980年代“反威化”话语的“本土”化,也直接为1990年代李登辉在台湾推进“新威权民粹主义”开辟了话语空间。本文试分析1980年代台湾地区“反威权”话语的“本土化”转向,并揭示“本土”话语生成背后的权力关系。

关 键 词:“反威权”话语  “本土化”  “台湾民族主义”  权力话语

分 类 号:D675.8[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