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198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福建省生境质量时空演变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habitat quality in Fujian Province,China based on the land use change from 1980 to 2018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胜鹏[1] 柳建玲[1] 林津[2] 范胜龙[1]

LI Sheng-peng;LIU Jian-ling;LIN Jin;FAN Sheng-long(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州350002 [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5

出  处:《应用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91)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1

期  号:12

起止页码:4080-40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可以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省为例,以198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利用InVEST模型对福建省生境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因素,结合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分析福建省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福建省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是耕地转为林地和建设用地,林地转为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草地转为林地,分别占总土地利用变化面积的8.4%、14.5%、7.6%、17.1%、6.4%和31.7%。1980—2018年,福建省总体生境质量处于较高级别(0.6~0.8),局部区域呈现生境退化和生境质量降低的趋势。影响福建省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第一主导因素是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对沿海县市生境质量的影响显著高于对全域及内陆县市生境质量的影响。沿海地区建设用地快速侵占周边的林草地,使得生境加速退化,且这个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内陆地区中心城区的生境退化会经历相似的过程,只是在速度和规模上可能低于沿海地区。从长远来看,可通过控制城市规模、发展城市生态绿化及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减缓生境退化的速度。

关 键 词:生境质量  土地利用变化 时空演变  福建省  

分 类 号:F301.2] X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