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胶东地区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与其他4种药剂的敏感性比较    

Sensitivity of Coniella diplodiella to pyraclostrobin in Jiaodong Area and comparison with four other fungicid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宝燕[1] 栾炳辉[1] 石洁[1] 汪少丽[1] 田园园[2] 聂乐兴[3] 王英姿[1,2]

LI Baoyan;LUAN Binghui;SHI Jie;WANG Shaoli;TIAN Yuanyuan;NIE Lexing;WANG Yingzi(Yant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antai 265500,Shandong Province,China;College of Life Sciences,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Shandong Province,China;Bayer CropScience(China)Company Ltd.,Yantai 265700,Shandong Province,China)

机构地区:[1]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烟台265500 [2]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3]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5700

出  处:《农药学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1300);烟台市科技计划(2018NCGY058);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果品产业创新团队病虫防治与质量控制岗位专家(SDAIT-06-11)。

年  份:2020

卷  号:22

期  号:6

起止页码:959-96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东省胶东地区52株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检测了水杨肟酸(SHAM)对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生长及其对吡唑醚菌酯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比较了吡唑醚菌酯与其他4种不同作用机制药剂的毒力。结果显示:添加SHAM (20μg/mL)能够显著提高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F=5.501 7,P=0.038 8),与吡唑醚菌酯单独作用相比,添加SHAM后吡唑醚菌酯对葡萄白腐病菌的毒力提高了1.17倍。供试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整体仍表现为敏感,EC50值在0.176~6.012μg/mL之间,平均值为(2.826±1.670)μg/m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且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2.826±1.670)μg/mL作为山东省胶东地区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相对敏感基线。戊唑醇、福美双、代森锰锌及多菌灵对葡萄白腐病菌的EC50值分别在0.364~16.873、5.236~25.562、15.912~84.778和1.819~568.690μg/mL之间,葡萄白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与对戊唑醇的相当,显著高于对福美双、代森锰锌和多菌灵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可为田间防控葡萄白腐病的药剂选择及合理轮换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葡萄白腐病菌 吡唑醚菌酯 水杨肟酸  敏感性 敏感基线 戊唑醇 多菌灵

分 类 号:S481.4] TQ45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