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9年福建省哨点医院腹泻患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状况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Infection status and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arrheogenic Escherichia coli among diarrhea patients in sentinel hospitals of Fujian Province in 2019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傅祎欣[1] 陈伟伟[1] 叶素贞[2] 叶海梅[3] 潘洁茹[3]

FU Yixin;CHEN Weiwei;YE Suzhen;YE Haimei;PAN Jieru(Fuji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Fujian Fuzhou 350001,China;Nanp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Fujian Nanping 353000,China;Fu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Fujian Fuzhou 350004,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福州350001 [2]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南平353000 [3]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福州350004

出  处:《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基  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Y0008)。

年  份:2020

卷  号:32

期  号:5

起止页码:539-5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2019年福建省哨点医院腹泻患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DEC)感染状况、毒力基因携带、分子分型及耐药情况。方法采集腹泻患者210份粪便标本按照GB 478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方法分离大肠埃希菌后进行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确认,并对分离出的DEC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阳性菌株32株,检出率为15.2%(32/210),其中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占37.5%(12/32),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占37.5%(12/32),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占25.0%(8/32)。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2株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程度最高,耐药率为78.1%(25/32),其次是四环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耐药率分别为62.5%(20/32)和59.4%(19/32)。多重耐药(MDR)率为50.0%(16/32)。PFGE结果表明,32株菌共分为28种PFGE带型,其中12株EPEC共分为10种带型,12株EAEC共分为10种带型,8株ETEC共分为8种带型,其中EPEC聚类分析结果有两组菌株具有100.0%相似带型,EAEC有一组菌株具有100.0%相似带型,ETEC聚类分析没有完全一致的带型。结论2019年福建省哨点医院腹泻患者DEC感染主要以EPEC、EAEC为主,菌株分型带型存在多样性,菌株耐药状况严重,且存在较高的多重耐药率。

关 键 词:致泻大肠埃希菌 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毒力基因 药敏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 类 号:R15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