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乳香的本草考证    

Herbalogical study on olibanum(Ruxi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子韩[1] 吴孟华[1] 罗思敏[1] 周宇[1] 张英[1] 马志国[1] 曹晖[1]

HUANG Zi-han;WU Meng-hua;LUO Si-min;ZHOU Yu;ZHANG Ying;MA Zhi-guo;CAO Hui(National EngineeringResearch Center for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ngnanResources Branch,Xiaotao WANG Processing Inheritance Studio in Guangdong Branch,Research Center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Lingnan(Southern China),College of Pharmacy,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药学院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王孝涛炮制传承工作室广东分部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分中心,广东广州510632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176-2017-XMZC-0166-0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151501577)。

年  份:2020

卷  号:45

期  号:21

起止页码:5296-53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乳香是外来药物的代表性品种之一,早在秦汉之际已有传入。乳香入药以"薰陆香"一名始载于《名医别录》。该文通过梳理历代本草古籍,对乳香的古今基原变迁、采收与品质、炮制沿革、功效主治等进行考证。结果发现,唐之前所用乳香为漆树科乳香黄连木Pistacia lenticus树皮渗出的树脂,而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阿拉伯的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及其同属近缘植物渐渐成为了乳香的主流来源植物。古代乳香采收是在春夏两季割伤树皮采脂,并以透明度及形状判断其品质。乳香的炮制历经一系列的演变,从单纯的研、炒到水飞、酒研等,现代炮制则以清炒与醋制为主。乳香的历代用途包括炼丹,民间及宗教熏香,洗浴美容、药用。由于香药贸易的兴盛及乳香在伤科的良好疗效,宋代以后乳香的应用逐渐以药用为主。其药用功效古今差异不大,主要为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等,但补精益气等部分功效,现代少有提及。该文的考证结果厘清了乳香从品种、炮制,到功能主治等多方面的历史沿革,可对乳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历史依据。

关 键 词:乳香 本草考证 炮制  功效  历史沿革 外来药物  

分 类 号:R282.71[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