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ONG Bin;LU Guo-yang;GAO Jun-ling;WANG Chuan-he;WANG Da-wei(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Heilongjiang,China;Institute of Highway Engineering,RWTH Aachen University,Aachen 52074,North Rhine-Westphalia,Germany)
机构地区:[1]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2]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道路工程研究所,北莱茵-威斯特法伦亚琛52074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1600100);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BX20180088);黑龙江省博士后项目(LBH-Z18083);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201801)。
年 份:2020
卷 号:33
期 号:10
起止页码:240-2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路用聚氨酯(PU)胶结料在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紫外照射的影响。为此,采用紫外老化试验箱模拟自然老化过程,以影响路用性能的拉伸性能和黏弹性(基于温度扫描和频率扫描的动态热力学性能)为评价指标,研究老化下路用PU胶结料性能的演化规律,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电子扫描显微镜揭示其老化机理;同时,通过调整PU的组分配比(多元醇/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0/80,100/65,分别记为PU-Ⅰ,PU-Ⅱ),揭示不同异氰酸酯组分含量对PU紫外老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理。试验表明:紫外老化对PU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老化前期,老化中后期性能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回升,如PU-Ⅰ的残余强度在老化28d后恢复至98.8%;紫外老化并未明显降低PU的拉伸模量,反而提高了其拉伸模量,如老化28d后PU-Ⅰ的拉伸模量提升了近一倍;紫外老化提高了PU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大了低频区PU的复数模量和黏弹比,降低了中高频区PU的复数模量和黏弹比,特别是PU-Ⅰ。上述PU性能的演化机理主要包括塑化、分子链断裂和物化交联,其中物化交联主要包括较强氢键形成而产生的物理交联、后固化以及水分子与未反应的-N=C=O官能团反应而引起的化学交联;异氰酸酯含量的适当增加,增强了物化交联作用,可以提高PU的抗老化能力。总之,研究成果为PU胶结料在道路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 键 词:道路工程 聚氨酯胶结料 紫外老化 拉伸性能 黏弹性 老化规律 老化机理
分 类 号:U4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