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    

Dynamice 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coal resource-based cities based 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汉卿[1] 陈立强[1] 竹涛[2]

LI Hanqing;CHEN Liqiang;ZHU Tao(Institute of Huai River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Bengbu 233001,China;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ollution Control,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安徽蚌埠233001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气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研究所,北京100083

出  处:《洁净煤技术》

基  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助项目(19943816G);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9QH03);山西省揭榜招标项目(20191101007)。

年  份:2020

卷  号:26

期  号:6

起止页码:53-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IC、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煤炭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而兴建并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长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逐渐成为制约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价,能够使决策者明确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变化情况,找出其制约因素,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以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南市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环境污染治理3方面构建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淮南市实际情况,对淮南市2010—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进一步改善淮南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议。结果表明,2010—2018年淮南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其中2013—2015年略微下滑,2015年以后逐渐上升。但总体上淮南市生态环境质量正趋于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淮南市需立足“十四五”,做好顶层设计,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以采煤塌陷区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将自然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并重,从而保障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向好。

关 键 词:层次分析法 煤炭资源型城市 生态环境质量

分 类 号:X5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