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粉煤灰陶粒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fly ash ceramsit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柴春镜[1] 宋慧平[1] 冯政君[1] 张金才[1] 程芳琴[1]

CHAI Chunjing;SONG Huiping;FENG Zhengjun;ZHANG Jincai;CHENG Fangqin(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iques of Coal Waste,Institu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06

出  处:《洁净煤技术》

基  金:山西省揭榜招标项目(20191101007);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03D421002);襄垣县固废综合利用科技攻关项目(2018XYSDYY-11)。

年  份:2020

卷  号:26

期  号:6

起止页码:11-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IC、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的细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利用粉煤灰制备陶粒是粉煤灰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粉煤灰陶粒因密度小、质轻、保温、隔热、耐火性好、抗震性能好、吸水率低、抗冻性能和耐久性能好等优异性能,在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噪声控制和建筑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粉煤灰陶粒的最新发展动态,分别对焙烧法和免烧法制备粉煤灰陶粒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介绍了粉煤灰陶粒的相关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生产粉煤灰焙烧陶粒和粉煤灰免烧陶粒的机理、所用原料、工艺条件及产品性能。同时提出了我国在粉煤灰综合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粉煤灰制备陶粒的机理研究和工艺研究提供参考。粉煤灰焙烧陶粒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配料、混合、造粒、干燥、预烧、焙烧、冷却和筛分等过程;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原料配比、预热时间、预热温度、升温速率、煅烧时间、煅烧温度等。粉煤灰免烧陶粒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配料、混合、造粒、陈化、干燥、养护和冷却等过程;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原料性质、激发剂掺量、黏结剂用量、发泡剂种类及用量、养护方式、蒸养温度和养护时间等,可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制备出不同性能和用途的产品。目前,我国的粉煤灰陶粒以焙烧型为主。焙烧陶粒具有技术成熟、产品强度高等优势,但存在能耗高、投资大、工艺复杂等缺点。因此,开发粉煤灰免烧陶粒就成为发展的新趋向。我国的免烧陶粒尚处于研制阶段,虽然产品强度低、比表面积小,但克服了焙烧法制备陶粒成本高、污染大等缺点,可将其应用于对筒压强度要求偏低、堆积密度要求偏高的场合。为提高陶粒的性能、降低成�

关 键 词:粉煤灰 焙烧陶粒  免烧陶粒  

分 类 号:X7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