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盐城滩涂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across typical plant communities in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I Pan;DONG Qian;ZHANG Ya-nan;LI Xiang;XIA Wen-wen;XU Chi;LIU Mao-song(School of Life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Jiangsu Yancheng National Rare Birds Nature Reserve Managemerntoffice,Yarcheng 224000,Jiangsu,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2]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江苏盐城224000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6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512)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11
起止页码:3623-36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动态的敏感性指标,可以及时反映土壤有机碳库的周转和动态变化过程。为探究盐城滩涂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江苏盐城滩涂湿地4种典型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0~10 cm(表层)、10~30cm(中层)、30~60 cm(深层) 3个层次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碳(EOC)、水溶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等与土壤因子、地上生物量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群落间,土壤TOC含量差异较大,但土壤EOC和DOC含量差异相对较小。不同土层间,互花米草群落深层TOC含量略高,其他群落随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POC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下降。(2)冗余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AGB)和土壤pH对3个土层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单独解释率均为最高,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RS)的解释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含水量(SWC)在表、中层土壤的单独解释率均为最低,其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影响较小。(3) EOC在表层土壤中与总磷(TP)、总氮(TN)呈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负相关,在中、深层与土壤因子无显著相关。DOC在表层土壤中与AGB、TP、RS呈显著正相关,在中层土壤中与TN、TP、SWC呈显著正相关,在深层土壤中与pH呈显著负相关。POC在表、中层土壤中与AGB、TP、RS呈显著正相关,在深层中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地上生物量、土壤pH在3个土壤层次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均较显著,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则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更显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相对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因群落类型、土壤层次、有机碳组分类型等而存在较大差异。
关 键 词:滩涂湿地 土壤因子 易氧化碳 水溶性有机碳
分 类 号:Q948.113[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