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06-2017年全国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变化分析    

Changes of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Brucellosis in China,2006-2017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夏男[1] 张洪伟[1] 纪颖[1] 王秋芳[1] 谢立璟[1] 叶萌[2]

ZHANG Xia-nan;ZHANG Hong-wei;JI Ying;WANG Qiu-fang;XIE Li-jing;YE Meng(Yanjing Medical College,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1300,China;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Poison Control,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101300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100050

出  处:《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基  金: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项目(No.131031109000160004)。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11

起止页码:918-9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分析2006-2017年全国31省市(不包括港澳台)布鲁氏菌病(布病)空间、季节性以及年龄分布的变化,为采取布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6-2008年为第1时间段,2009-2011年为第2时间段,2012-2014年为第3时间段,2015-2017年为第4时间段分别计算累积病例数和累积发病率,利用分级地图、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布病空间变化趋势,利用圆形分布法和集中度法分析季节变化,利用构成比描述年龄分布的变化。结果自2015年来发病率下降;波及省市从28个省市变成31个省市;宁夏和新疆的累积发病率随时间出现了明显提高。4个时间段全局Moran’sⅠ指数为0.190~0.377(Z值为2.861-4.368,均有P<0.05);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高-高聚集区位于北方区域内蒙古附近,低-低聚集区位于南方区域。集中度M值和圆形分布R值均从3.38左右递减为2.25左右。4个时间段均以35~54岁组构成比居高,老少组的构成比升高。结论全国布病的南北差异依然存在,季节性趋于不明显,布病防控既要关注职业人群也要关注一般人群。

关 键 词: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圆形分布法 集中度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  

分 类 号:R378.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