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非对象化”之观的涵义——以老子与邵雍的“以物观物”为例
On the Meanings of"Non-objectification"View——taking Laozi and Shaoyong’s"viewing things from objects"as an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UI Jixun(Institute of Zhuzi Studies,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Shangrao Jiangxi 334001,China)
机构地区:[1]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江西上饶334001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5
起止页码:36-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老子与邵雍所说的"以物观物"是修道的途径,具有反观之内涵,即不以外在之物而以自身作为观之对象,从能所关系方面来说,其表现为"以能为所"。使心之外向的对象化认识活动返回于自身,此为"以能为所"的第一层涵义。在反观过程当中,又存在观者与被观者的能所、主客之分。以能知之心为所知之对象,即所谓"以心观心",意味着观者与被观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分,这是"彼是莫得其偶"的"以能为所"之第二层涵义。超于"以我观物",能知的主体虚化至于无心而观、无为而观的"以物观物"的状态,此观即是物我彼此不分的非对象化之观。
关 键 词:老子 邵雍 非对象化 以物观物
分 类 号:B223.1] B24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