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红外光谱用于新精神活性物质快速定性分析 ( EI收录)
Rapi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Cui-mei;HAN Yu;JIA Wei;HUA Zhen-dong(Key Laboratory of Drug Monitoring and Control,Drug Intelligence and Forensic Center,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Beijing 100193,China)
机构地区:[1]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监测管控与禁毒关键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0903)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12
起止页码:3925-39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PUBMED、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分析了301种新精神活性物质(NPS)对照品的红外光谱,其中包括合成大麻素类100种、合成卡西酮类81种、苯乙胺类42种、色胺类9种、苯环利定类7种、哌嗪类5种、氨基茚类2种、其他类55种(含芬太尼类24种)。考察了红外光谱对NPS的整体区分能力以及红外光谱法定性鉴定NPS的判定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可实现对所有NPS的区分。对于97%的NPS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其中包括了烷基链上不同位置取代、苯环上不同位置取代、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取代等NPS结构类似物;某些差异仅为一个甲基或卤素原子的NPS类似物红外光谱相似度高,但也可实现区分。匹配度系数法是谱库检索最常用的方法,操作简单,但匹配度系数的计算结果由谱图质量、软件、算法等多个因素决定,因此难以确定普适性的阳性检出阈值。相比较于匹配度系数法,采用特征吸收峰法对NPS进行定性鉴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一般情况下,在其对照品红外光谱图的2 500~650 cm^-1范围内选取8个相对强度较高的吸收峰作为特征吸收峰;针对某些结构类似物,需选取一些强度较低、但能将它与其类似物区分开的吸收峰作为特征吸收峰。只有当所有特征吸收峰均检出时,才能给出阳性检出结论。根据上述原则,确定了我国已列管168种NPS的特征吸收峰,并制定了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法庭科学疑似毒品中2-氟苯丙胺等16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检验气相色谱-质谱、红外光谱和液相色谱法》。采用基于特征吸收峰的红外光谱法对NPS进行快速定性分析,将极大提高NPS定性检验的鉴定效率、降低鉴定成本。
关 键 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新精神活性物质 结构类似物 匹配度系数法 特征吸收峰法
分 类 号:O65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