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家庭正规信贷获得?——来自CHFS的证据    

How does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Affect Households’Access to Formal Credit?--Evidence from CHF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波[1] 王向楠[2] 邓伟华[3]

YANG Bo;WANG Xiangnan;DENG Weihua(Lingnan College,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Banking,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28,China;School of Economic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angzhou 510320,China)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2]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北京100028 [3]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出  处:《当代经济科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妇女儿童保险保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17FJY011)。

年  份:2020

卷  号:42

期  号:6

起止页码:74-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16年G20峰会提出了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理念,而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正规信贷获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特别是对缺乏正规金融服务的“长尾”人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5和2017年的数据,结合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运用Probit面板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家庭正规信贷获得,该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数字支付渠道来实现的;数字普惠金融的“长尾”特性尤其显著,主要是提高了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低收入人群、女性群体获得正规信贷的可能性。因此,应持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优先加强移动支付技术的宣传与推广,更着力改善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数字金融服务欠发达的状况。

关 键 词: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服务 正规信贷 移动支付 金融可得性  “长尾”效应  

分 类 号:F83[金融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