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施肥措施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regimes on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s of aggregates and maize yield in reclaimed soi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ao Hanbing;Xie Junyu;QiangJiu Ciren;Guo Lu;Hong Jianping;Jing Yaodong;Meng Huisheng(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1,China;Key Laboratory of Soil Environment and Nutrient Resources of Shanxi Province,Taiyuan 030031,China;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in Shannan Cona County,Shannan 856700,China;Binzhou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of Shandong Province,Binzhou 256600,China)
机构地区:[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太谷030801 [2]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 [3]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农牧局,山南856700 [4]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滨州2566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7102,U1710255-3);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19L0363);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青年科技创新)项目(2019004);山西省优秀博士来晋工作奖励(SXYBKY201805)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18
起止页码:135-1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复垦后不同施肥措施下有机碳(OC)和全氮(TN)在水稳性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的分布特征,以期深入理解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固持机制。以生土和连续6年不同施肥措施的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利用湿筛法进行土壤粒径分组,分析大粒径大团聚体(>2 mm)、小粒径大团聚体(>0.25~2 mm)、微团聚体(0.053~0.25 mm)和粉黏粒组分(<0.053 mm)中OC和TN含量,判断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储量的驱动因素,探究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含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试验设不施肥(CK)、施氮磷钾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4个处理。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周期(2008—2013年),同CK相比,NPK、M以及MNPK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且以MNPK处理的效果最显著,分别提高了79.49%、116.07%和113.85%。2)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OC和TN含量相近,总体高于粉黏粒组分。同生土相比,CK、NPK和M处理均显著提高了>0.25~2、0.053~0.25 mm团聚体和<0.053 mm组分中OC含量。MNPK处理显著提高了各粒径团聚体和<0.053 mm组分中OC含量。此外,CK、NPK、M和MNPK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各粒径团聚体中TN含量;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富集系数相近,总体高于粉黏粒组分。M以及MNPK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除>2 mm团聚体外)的C/N比。3)土壤有机碳储量受>2 mm团聚体的百分比数量驱动,其余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含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贡献较大。4)作物产量随着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说明该区域土壤有机碳库仍未达到饱和,且以0.053~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与作物产量关系最紧密。因此,在采煤塌陷区的低肥力复垦土壤上采取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质量及农业生态持续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 键 词:复垦 土壤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作物产量
分 类 号:S15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