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辨析、理论释析与教育路径探析    

ON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EDUCATIONAL PATH OF STRENGTHEN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瑜[1] 马小婷[2]

Wang Yu;Ma Xiaoting

机构地区:[1]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299 [2]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出  处:《广西民族研究》

基  金: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再生产的发生归因及其干预研究”(17BSH070)。

年  份:2020

期  号:5

起止页码:32-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新时期处理民族工作、构建民族和谐关系的重要实践途径。在内涵辨析上,民族交往是以互惠、共赢为目标的社会经济交往;民族交流是以平等、尊重为原则的精神文化交流;民族交融是以互联、互嵌为特征的社会结构交融。在理论释析上,基于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理论、共有核心价值的文化适应理论以及社会结构互嵌的嵌入式理论为“三交”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此,应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一个相互关联、系统发展的“三交”教育体系,即平等交往中的民族理解教育、交流互鉴中的民族文化整合教育和生活交融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关 键 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文化整合  民族团结进步 教育

分 类 号:C956[民族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