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巴马拟缨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pathogenicity analysis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from Pseudocrossocheilus bamaen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曼[1,2] 王振光[1] 高峰[1] 胡珅华[1,3] 武琳[1] 程光平[1] 陈秀荔[3]

ZHANG Man;WANG Zhen-guang;GAO Feng;HU Shen-hua;WU Lin;CHENG Guang-ping;CHEN Xiu-li(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x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Laboratory of Aquatic Healthy Breeding and Nutrition Regulation,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Guangxi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Nanning 530021,China)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高校水生生物健康养殖与营养调控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4 [2]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南宁530004 [3]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21

出  处:《南方农业学报》

基  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AA198044);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4088-3);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6YB021)。

年  份:2020

卷  号:51

期  号:9

起止页码:2051-20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_E2019_2020、IC、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明确巴马拟缨鱼暴发性死亡的原因,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巴马拟缨鱼健康养殖提供保障。【方法】从病源地采集患病巴马拟缨鱼样本,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心脏、肝脏和脾脏等组织病料中分离优势菌株,经形态特征观察、API 20NE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和gyrB基因PCR扩增分析后,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及毒力基因检测以确定其致病力,最后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药敏性。【结果】从患病巴马拟缨鱼的心脏、肝脏和脾脏等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BM178),综合其形态特征、API 20NE生理生化鉴定谱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可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经腹腔注射感染BM178菌株后,巴马拟缨鱼的胸鳍、腹鳍和臀鳍基部不同程度出血,肛门红肿,剖检可观察到内脏团有点状出血、肝脏充血、脾脏肿大和肠道充血等症状,与自然发病巴马拟缨鱼的症状基本一致;BM178菌株对健康巴马拟缨鱼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26×10^2CFU/g。在BM178菌株中6种常见毒力基因(hly、aer、act、alt、ahp和ahal)的检出率为100.0%,即毒力基因型为hly^+aer^+act^+alt^+ahp^+ahal^+。药敏试验结果显示,BM178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多西环素、诺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氟苯尼考等7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G已产生较强的耐药性。【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巴马拟缨鱼暴发性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实际生产中可选用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或氟苯尼考进行防治。

关 键 词:巴马拟缨鱼  嗜水气单胞菌 致病力 毒力基因 药敏试验

分 类 号:S941.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