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生态种养模式认知、采纳强度与收入效应——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共作模式为例    

Farmers’Cognition,Adoption Intensity and Income Effect of Ecological Breeding Mode:A Case Study of Rice-shrimp Co-cultivation Mod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雪婷[1,2] 黄炜虹[3] 齐振宏[1] 冯中朝[1]

Chen Xueting;Huang Weihong;Qi Zhenhong;Feng Zhongchao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出  处:《中国农村经济》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双水双绿’模式经济效应和生态效益评价分析”(项目编号:2662018YJ01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批准号:CARS-0012);“十三五”重点研究计划“粮食主产区作物种植模式资源效率与生态经济评价”(批准号:2016YFD0300210)的资助。

年  份:2020

期  号:10

起止页码:71-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在借鉴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户多目标效用函数,理论推导了农户认知对其生态农业模式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江苏、湖北两省608份农户调查数据,本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生态种养模式认知对其是否采纳以及采纳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生态种养模式采纳的收入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在自然资源禀赋适宜地区农户对稻虾共作模式进行了积极实践,完全采纳农户占比为46.05%。第二,经济效应是农户采纳行为发生和提高采纳强度的根本驱动力,同时,对技术的感知易用性是影响农户生态种养模式采纳行为发生和采纳强度提高的重要因素。第三,生态农业模式的采纳对提高农业收入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采纳稻虾共作模式的农户若未采纳,其亩均净收入将下降50.78%;实际未采纳稻虾共作模式的农户若采纳,其亩均净收入将增加44.55%。基于此,本文认为农户采纳生态种养模式建立在较高的经济效应和易用性认知上,同时,生态种养模式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符合当前农民增收的宏观政策目标。

关 键 词:生态种养模式 农户认知 采纳强度  收入效应  

分 类 号:F32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