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原位生物测试的水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 EI收录)  

In Situ Bioassay-Based Aquatic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裴媛媛[1] 佟宇俊[1] 李慧珍[1] 符志友[2] 张远[2] 游静[1]

PEI Yuanyuan;TONG Yujun;LI Huizhen;FU Zhiyou;ZHANG Yuan;YOU Jing(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ealth,School of Environment,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443,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China)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443 [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出  处:《环境科学研究》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7ZX07301005-02)。

年  份:2020

卷  号:33

期  号:11

起止页码:2437-24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我国流域水环境呈现典型的复合污染特征,亟需发展基于生物效应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以实现环境管理和生态修复的精准化.在野外原位暴露下受试生物受到多种污染物的共同胁迫,可以准确表征研究位点复合污染所产生的生态风险.原位生物测试较传统实验室生物测试具有更高的环境真实性和生态相关性,较野外生物监测对生物体承受的外源污染压力更清晰、可控.综述了基于原位生物测试的水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旨在促进该技术在我国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提高生态风险评估的准确度.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原位生物测试的研究特色,详细阐述了实施过程中受试生物选择、暴露装置设计和研究位点选择的原则,以及原位生物测试方法在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案例.结果表明:①对原位生物测试实施要素进行规范化形成标准,将有利于该方法在环境管理中的推广应用.②利用原位生物效应、原位生物体内浓度以及二者与环境浓度相结合进行风险评估,是原位生物测试在生态风险评估中的三类应用类型.③原位生物暴露与被动采样的联合应用可同步获取原位生物效应和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浓度,有利于实现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应用潜力较大.研究表明,选用本土模式生物,采用多层次的毒性终点,设计简单有效的暴露装置,并同时考虑原位生物效应和环境浓度将有利于原位生物测试方法在我国的发展.

关 键 词:原位生物测试  复合污染 水生态风险评估  

分 类 号:X8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