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川藏高速巴塘-芒康段地质灾害遥感综合早期识别研究 ( EI收录)
Remote Sensing Integrated Identific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Batang—Mangkang Section of the Sichuan—Tibet Highwa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Xinghong;YAO Xin;YU Kaibing;DAI Fuchu;WANG Shifeng;YAO Jiaming(Key Lab.of Neotectonic Movement and Geological Hazards,Inst.of Geo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Hefei Univ.of Technol.,Hefei 230009,China;Hubei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Co.,Ltd.,Wuhan 430051,China;College of Construction Eng.,Beijing Univ.of Technol.,Beijing 100124,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3]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1 [4]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基 金: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项目(HBHT-18001-1806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5002);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JYYWF20181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359,41807299);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DD20190717)。
年 份:2020
卷 号:52
期 号:6
起止页码:49-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9_2020、EI、IC、JST、MR、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G4218高速公路所处的巴塘—芒康段位于金沙江河谷至高原的过渡带,新构造活动强烈,岩体破碎,地质灾害问题频发,该地区高速公路的修建和维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地面地质调查手段在公路选线和地灾评价分析及稳定性评价等多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利用光学遥感对地质灾害点解译,并与InSAR变形观测技术相结合,有望能高效、准确地调查区域内地质灾害点,并揭示其发育和分布规律。在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区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总结了该区域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针对研究地区灾害类型特点,结合遥感技术提出公路遥感综合识别技术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巴塘—芒康段进行灾害调查,在充分掌握了光学遥感目视解译技术与InSAR技术的情况下,辅以野外地质调查、GIS空间分析、工程地质类比等工作,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区内光学目视遥感解译出固有地质灾害670处,结合4种SAR数据的InSAR技术解译出活动地质灾害数量220处;2)研究区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随着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等影响因子的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光学遥感解译和InSAR解译出的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和地层岩性上均存在一定差别;3)根据野外工作对比分析,判断光学遥感解译结果和In-SAR解译结果与二者的解译方式、影像的成像条件及滑坡的活动性存在一定的关系,二者不能直接进行检验互查;4)综合遥感技术方法的使用在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区的公路建设中具有普适性,其充分利用了光学遥感解译技术和InSAR变形观测技术的互补性,在节约时间成本的基础上,对区域的地质灾害发展情况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金沙江 川藏公路 光学解译 INSAR 地质灾害
分 类 号:P694[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