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及其景观表达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运海[1] 曹诗图[2]

机构地区:[1]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2]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出  处:《湖湘论坛》

基  金:国家旅游局重点项目“生存哲学视域下的伦理型旅游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TAAK001);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项目“旅游扶贫背景下的伦理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ADC080)。

年  份:2020

卷  号:33

期  号:6

起止页码:134-1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9_2020、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和独特卖点。乡村与城市相互生成,应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在城市性与乡村性的对立统一中动态化理解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乡村旅游凸显了乡村的乡村性特征,重估了乡村资源的价值。乡愁与怀旧是乡村审美的重要主题,乡村旅游是乡愁经济的产业化实现,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实现乡愁这一人格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山水田园诗固化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性,可将其景观化的表达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乡村旅游景观。乡村性的景观化表达影响并制约着乡村旅游的体验质量,可以从生产、生态、生活三个角度和物态、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通过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手段来对乡村性进行景观化表达。

关 键 词:乡村旅游 乡村性 乡愁 旅游开发 景观表达  

分 类 号:F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