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洞庭湖地区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Dongting Lake Are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and Use Chan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宁启蒙[1] 欧阳海燕[2] 汤放华[1] 曾志伟[1]

NING Qimeng;OUYANG Haiyan;TANG Fanghua;ZENG Zhiwei(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rul Urban Planning,Hunan City University,Yiyang 413000,Hunan,China;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Department Hunan Technological Art Vocational College,Yiyang 413000,Hunan,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湖南益阳413000 [2]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中国湖南益阳413000

出  处:《经济地理》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8B44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YBA061);数字化城乡空间规划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18TP1042);湖南省城乡生态规划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TP2006)。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9

起止页码:196-2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区域生态管理提供依据。以洞庭湖地区为研究对象,以该地区2000、2005、2010和2015年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为基础,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定量描述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OLS回归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开发区和新城区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土地利用发生显著变化,以耕地和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为主要特征,其中,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长,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明显减少。②景观水平层面下洞庭湖地区景观格局的破碎程度上升和聚集程度下降,其中,林地和草地的破碎化程度上升,林地的破碎化程度上升趋势有所缓解。并在空间尺度上表现建成区范围内景观指数变化显著。③类型水平层面下,其景观格局的集聚程度呈现上升趋势。景观格局变化与耕地、林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关系,建设用地扩张增加了整个景观格局的异质性和破碎性。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洞庭湖地区更好地协调优化空间开发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变化 破碎化 洞庭湖地区  城镇化 建设用地 生态红线  

分 类 号:F30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