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Chao;ZHONG Changbiao;JIANG Tianying;LI Xingyuan(Institute of Economics,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 650221,Yunnan,China;School of Business,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 650221,Yunnan、China;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Ningbo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ingbo 315175,Zhejiang,China)
机构地区:[1]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云南昆明650221 [2]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中国云南昆明650221 [3]宁波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中国浙江宁波315175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8VSJ02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NDJC28Z)。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9
起止页码:15-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入手,基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5个子系统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局部协调发展测度法测算了1996—2017年我国30个省域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借助σ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及GIS可视化表达方法刻画了其时空分异特征,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各子系统区域协调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缩减态势,除生态环境系统外,其余四个系统低等级协调发展类型省域数量均逐年递减,高等级协调发展类型省域数量均逐年增加。②区域协调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缩小特征,各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最高水平的省域仅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较高水平省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较低水平省域主要聚集于东部沿海和西北地区。③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正向作用较大,基础设施系统协调发展的正向作用较小,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系统协调发展均未产生显著正向作用。④东西部省域属于经济发展引领型的区域协调发展,而中部省域则属于生态环境引领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均属于经济发展引领型的区域协调发展,而当前阶段则属于生态环境引领型。
关 键 词:新时代 区域协调发展 评价 公共服务 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 高质量发展
分 类 号:F06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