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伊犁谷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habitat quality in Yili Valley based on geographical detect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增云[1] 阿里木江·卡斯木[1]

ZHU Zeng-yun;Alimujiang Kasimu(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and Tourism,Research Center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Silk Road Economic Belt,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

机构地区:[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54

出  处:《生态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037和41361043)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10

起止页码:3408-34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1995-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成果,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2025年伊犁谷地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结合InVEST模型评估1995-2025年伊犁谷地生境质量的时空格局,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生境质量的变化特征,并对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驱动因子探测、交互作用探测以及生态探测分析。结果表明:1995-2025年,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呈逐渐增加趋势,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呈波动变化态势,草地与水域则出现减少态势,减少的趋势缓慢下降;生态退化度高值区主要在河谷平原耕作与城建区域且呈现条带状分布,应加强生态修复工程;低值区为高山林草地区域,总体上表现为低值区环绕高值区,呈现嵌套分布,应着重进行生态功能保护;生境质量与生态退化度的高、低值区域呈现相反的趋势;各县生态退化总体稳定,且退化程度较小,生境质量在1995-2015年处于下降趋势,2015-2025年有所上升;利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出生境质量空间变化分布受自然和人为因子的综合作用,主导影响因子是土地利用,其次为坡度,在交互作用探测与生态探测中,各因子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表现显著,并呈现出双因子增强。

关 键 词: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CA-Markov模型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子  伊犁谷地  

分 类 号:X8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