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种不同运动方式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Exercise Modes on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somn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NG Dong(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Hunan,China)
机构地区:[1]南华大学体育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基 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YBA341)。
年 份:2020
卷 号:44
期 号:11
起止页码:38-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2种不同运动方式对原发性失眠(PI)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为治疗失眠症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17—201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9医院就诊的PI患者(男性16例,女性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试验入组,分为有氧训练(AT)组、有氧联合抗阻训练(AR)组,每组20人,利用预先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为期4个月的干预。结果①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AT组和AR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睡后觉醒次数,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非快速眼动睡眠Ⅰ、Ⅱ、Ⅲ-Ⅳ期,快速眼动睡眠期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睡眠总时间延长、睡眠效率提高、觉醒次数减少、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缩短。②干预后AT组和AR组之间的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睡后觉醒次数,非快速眼动睡眠Ⅰ、Ⅱ期,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睡眠总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Ⅲ-Ⅳ期、快速眼动睡眠期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现为睡眠总时间增加、深度睡眠时间延长。③干预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与干预前相比均有较大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干预后AT组和AR组之间血清IL-1β、TNF-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T组血清IL-6含量高于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大部分PI患者睡眠结构基本正常,属于主观性失眠。运动主要通过调节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抑制过度觉醒状态而使患者睡眠质量提高。②抗阻训练过程中骨骼肌释放的IL-6可能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③无论是有氧训练还是有氧联合抗阻训练都可提升PI患者睡眠质量,后者作用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睡眠总时间进一步延长。
关 键 词:运动方式 有氧训练 抗阻训练 原发性失眠 睡眠质量
分 类 号:G80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