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鄱阳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Poyang La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佳琪[1] 赵坤[1] 曹玥[2] 吴波[1] 庞婉婷[1] 尤庆敏[1] 王全喜[1]

CHEN Jiaqi;ZHAO Kun;CAO Yue;WU Bo;PANG Wanting;YOU Qingmin;WANG Quanxi(Collage of Life Science,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30 [2]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03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2017HB2096001006)。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18

起止页码:6644-66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数量庞大、体积微小、高度多样化的浮游生物对淡水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浮游动物(包括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在鄱阳湖设置50个采样点,分别于2017年8月(夏季)、11月(秋季)、2018年2月(冬季)和5月(春季)进行浮游动物群落与生境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浮游动物共记录43属99种,其中轮虫31属83种,枝角类8属11种,桡足类4属5种,春夏季节种类较为丰富。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155.29个/L,具有极显著的季节差异(P<0.01),夏季(3150.37个/L)显著高于其他三季。四季共确定优势种14种,轮虫中优势度最高的为广生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浮游甲壳动物中仅有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在秋季形成优势。优势种的季节更替明显,夏秋季节间的更替率(86.00%)高于其他季节(77.00%,66.67%)。优势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的结果均显示鄱阳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较复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和分类回归树分析(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 CART)表明,每个季节均有多种群落类型,其中春夏两季中浮游动物群落类型的划分与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a)密切相关,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影响秋季群落划分的关键环境因子。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结果表明,温度(Water Temperature,WT)、Chla、电导率(Conductivity,Cond)是造成四季浮游动物群落显著差异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除Chla外,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固体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和酸碱度(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pH)也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浮游动物 群落类型 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  聚类分析  环境因子 鄱阳湖

分 类 号:Q958.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