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套作大豆根腐病与玉米茎腐病致病镰孢菌的相互侵染关系研究    

Infection Relationship of Fusarium spp.Causing Soybean Root Rot and Maize Stalk Rot in Maize-Soybean Relay Strip Intercropp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红菊[1] 李晓迪[1] 陈思怡[1] 戴浩[1] 常小丽[1,2]

LI Hongju;LI Xiaodi;CHEN Siyi;DAI Hao;CHANG Xiaoli(College of Agronomy,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ichua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Crop Strip Intercropping System,Chengdu 611130,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193,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省作物带状复合种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611130 [2]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

出  处:《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685);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PS19)。

年  份:2020

卷  号:38

期  号:5

起止页码:551-5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_E2019_2020、JST、核心刊

摘  要:【目的】明确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栽培下大豆根腐病与玉米茎腐病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套作大豆根腐病和玉米茎腐病的致病镰孢菌为供试菌株,采用高粱粒接种法、孢子悬液注射接种法和茎刺伤接种法,检测套作大豆根腐病与玉米茎腐病镰孢菌对两种寄主的相互侵染致病性。【结果】大豆根腐病层生镰孢菌F.proliferatum、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F.commnue和木贼镰孢菌F.equiseti均能侵染玉米根部,引起幼苗发病,但致病力存在差异,以禾谷镰孢菌的致病力最强,病情指数高达85%,且玉米株高和根鲜重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同时,玉米茎腐病禾谷镰孢菌也能侵染大豆茎秆和根部,导致侵染组织变褐坏死,病情指数达78%以上。【结论】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栽培下,以禾谷镰孢菌为代表的镰孢菌作为玉米茎腐病和大豆根腐病的重要致病菌能够相互侵染两种寄主,具有加重套作栽培下两种病害的潜在风险,为该栽培模式下镰孢菌相关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大豆根腐病 玉米茎腐病 镰孢菌 致病性  

分 类 号:S435.1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