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ulu Cheng;Deyu Feng;Xiaoming Shang(Post Doctoral Sta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 China;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 China;Zhangwu Senior High School,Zhangwu 123200 China;School of Western Studies,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 China)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哈尔滨150080 [2]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佳木斯154007 [3]辽宁省彰武县高级中学,彰武123200 [4]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自闭症儿童语用发展能力的评估与干预研究”(编号:20YJC740008);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学龄前儿童言语行为研究”(编号:19YYC146);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经费2019年资助项目(编号:LBH-Z192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用障碍干预策略的取效行为研究”(编号:17BYY091);佳木斯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团队项目(编号:JDXKTD-20190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20M670934)。
年 份:2020
期 号:10
起止页码:63-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儿童需要借助转喻认识事物之间的邻近关系,形成形象思维能力,由此实现认知发展。好的绘本应善于使用文字与图像等多模态转喻,用儿童熟悉的认知域来突显新的认知域,以此引导儿童关注和理解绘本内容。基于已有研究对转喻的分类,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儿童绘本中存在的多模态转喻现象,同时采用录像观察法,调查30名3~6岁儿童对绘本中出现的转喻模态及转喻类型的理解程度。结果发现绘本多使用意义一致的文字转喻和图像转喻来同时传递故事内容;文字转喻中使用较多的是事物整体与部分转喻及缩减转喻;图像转喻中使用最多的是感知转喻;文字与图像转喻意义一致时,使用较多的是因果转喻、感知转喻及符号与指称转喻。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阅读的绘本在转喻模态的使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转喻类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儿童偏好不同形式的转喻模态,且在此偏好下对不同转喻类型的理解存在差异。绘本作者和插画家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适度调整绘本中的模态形式数量和转喻类型比例。为促进儿童对绘本的理解,教师和家长应具备理解多模态转喻的能力,并能根据儿童理解多模态转喻的实际情况,引导儿童正确解读绘本中隐含的多模态转喻,以此提高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认知思维能力。
关 键 词:转喻 多模态转喻 儿童绘本 绘本阅读
分 类 号:G6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