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RTM技术的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舵面一体化制备与验证  ( EI收录)  

Integration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verification for RTMable carbon fiber/polyimide composite rudd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江晟达[1] 罗楚养[1,2] 张朋[3] 文子豪[1] 蔡培培[2]

JIANG Shengda;LUO Chuyang;ZHANG Peng;WEN Zihao;CAI Peipei(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ivil Aviation Composites,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1620,China;China Airborne Missile Academy,Luoyang 471009,China;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Advanced Composites Laboratory,AVIC Composite Technology Center,Beijing 101300,China)

机构地区:[1]东华大学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1620 [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471009 [3]航空工业复合材料技术中心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1300

出  处:《复合材料学报》

基  金:航空科学基金(20180112008);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6QNRC001);东华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

年  份:2020

卷  号:37

期  号:9

起止页码:2152-21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设计了一种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舵面结构,采用PAM-RTM软件模拟了舵面在注胶过程中的树脂流动,根据模拟结果设计了成型模具,并通过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了耐高温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舵面,对其进行了力学试验,并将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舵面在150%的使用载荷下保持了结构的完整性,骨架的最大应变为2408×10^–6,复合材料蒙皮的最大应变为2371×10^–6。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金属骨架的最大应力出现在舵轴根部圆弧过渡区,而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蒙皮的最大应力出现在与垫片外圆弧接触处;碳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舵面的初始破坏为蒙皮单向带横向拉伸失效。

关 键 词:复合材料 舵面 聚酰亚胺 树脂传递模塑 破坏机制  

分 类 号:TB332[材料类] V214.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