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智能车路协同的概念与机理    

Study on Conception and Mechanism of Intelligent Vehicle-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斌[1] 侯德藻[1] 张纪升[2] 李宏海[1] 黄子超[1]

LI Bin;HOU De-zao;ZHANG Ji-sheng;LI Hong-hai;HUANG Zi-chao(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Ministry of Transport,Beijing 100088,China;Beijing Zhongjiaoguotong ITS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88,China)

机构地区:[1]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2]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8

出  处:《公路交通科技》

年  份:2020

卷  号:37

期  号:10

起止页码:134-1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IC、JST、RCCSE、SCOPUS、核心刊

摘  要:车路协同是20世纪末伴随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而提出的,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而逐渐成为行业热点。首先,本研究从协调解决"车"与"路"矛盾的角度,简要回顾了车路协同思想和内涵的演进发展历程,并列举介绍了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智能公路磁诱导技术等广义车路协同技术案例。然后,本研究针对当前行业关注的面向交通安全和车辆控制功能需求,提出了基于车路直连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路协同概念,以及包括车载系统、路侧系统及云控中心等组成部分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架构。最后,本研究从功能协同、运行协同、体制协同等3个层面阐述了智能车路协同的工作机理,其中,针对系统设计阶段的功能协同问题,主要论述了路侧功能与车载功能的技术比较优势,以及软硬件成本分摊原则,并提出了将车载和路侧功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冗余设计的观点;针对系统运行阶段的资源协同问题,初步建立了以计算和通信资源为对象、以系统时延和能耗开销最小为目标的车载和路侧系统间资源优化分配方法;在体制协同层面,主要从体制机制的角度阐述了涵盖标准、政策、法规等的路车一体设计、协同部署的原则。

关 键 词:智能交通 智能车路协同  车路协同机理  功能协同  运行协同  体制协同  

分 类 号:U491.25[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