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白山老里克泥炭地过去2000年以来古水位定量重建    

QUANTITATI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WATER TABLE CHANGES DURING THE LAST 2000 YEARS FROM LAOLIKE PEATLAND,CHANGBAI MOUNTAI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艳梅[1,2] 李鸿凯[1,2,3] 董彦民[1,2]

Li Yanmei;Li Hongkai;Dong Yanmin(Institute of Peat and Mire Research,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Jilin;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al Process and Ecological Safety of Baishan,Minister of Education,Changchun 130024 Jilin;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Wetland Ecology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Changchun 130024 Jilin)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泥炭沼泽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2]教育部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4 [3]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4

出  处:《第四纪研究》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16YFC05004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1217)共同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5

起止页码:1170-11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地下水位作为影响泥炭地形成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泥炭地古环境研究中广受关注。本文以采自长白山老里克泥炭地(42°28'49.75"N,128°39'9.02"E;1470 m a.s.l.)100 cm的泥炭岩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210Pb/137Cs和AMS14C定年方法,建立剖面年代框架,以有壳变形虫为代用指标,定量重建该泥炭地古水位变化。重建结果表明,过去2000年老里克泥炭地整体湿润,经历了比较湿润→非常湿润→比较湿润的变化过程。根据有壳变形虫组合的约束聚类结果,具体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1)5~150 A.D.(100~91 cm),泥炭地比较湿润,有壳变形虫主要以喜湿物种茄壳虫(Hyalosphenia sp.)、齿口阿吉尼亚虫(Argynnia dentistoma)、Archerella flavum为主,喜干物种苔藓鳞盖虫(Assulina muscorum)、小匣三角嘴虫(Trigonopyxis arcula)等较少,水位埋深保持在1.2~2.0 cm。2)150~1796 A.D.(91~28 cm),泥炭地非常湿润,地表长期保持1~4 cm积水,但积水深度呈不断变浅趋势。喜湿的茄壳虫(H.sp.)、盘状表壳虫(Arcella discoides type)占优势。3)1796~2017 A.D.(28~0 cm),泥炭地虽较前阶段已显著变干,但仍比较湿润,水位埋深自0.2 cm持续降至5.2 cm。适合中等湿润条件的针棘匣壳虫(Centropyxis aculeata type)、片口匣壳虫(Centropyxis platystoma type)占优势,喜湿的茄壳虫(H.sp.)大幅减少。老里克泥炭地古水位变化受内生过程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

关 键 词:老里克泥炭地  古水位  有壳变形虫 定量重建  

分 类 号:P941.78[地理科学类] Q95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