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草地贪夜蛾迁飞路径及其发生区划
Migratory routes and occurrence divisions of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HEN Hui;WU Mingfei;LIU Jie;CHEN Aidong;JIANG Yuying;HU Gao(Department of Entomology,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Jiangsu Province,China;China National Agro-Tech Extension and Service Center,Beijing 100125,China;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stitute,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nming 650205,Yunnan Province,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系,南京210095 [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125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昆明650205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300102);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计划(CX(19)2004);上海市科技兴农技术创新项目(沪农科创字(2019)第3-9号)。
年 份:2020
卷 号:47
期 号:4
起止页码:747-7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我国的迁飞路径和发生区划,基于2014—2018年历史气象资料,利用轨迹分析方法和有效积温模型模拟该虫在我国的迁飞过程和发育进度。结果显示,我国草地贪夜蛾发生区可划分为4个区域:一是华南南部9~12代区,即常年越冬区,大致在1月10℃等温线以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南部以及海南岛,除了本地越冬种群外,3、4月不断有境外虫源迁入;二是长江以南6~8代区,包括长江以南大部分区域以及云南省大部、贵州省东南部,该区域3月即可出现成虫迁入,主迁入期为4、5月;三是黄淮海及西南3~5代区,包括江淮、黄淮地区、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和贵州省大部,其中黄河以南地区4、5月开始由长江以南地区零星迁入,主迁入期为5、6月,而黄河以北地区全年发生3~4代,主迁入期为7月;四是北方1~2代区,包括甘肃省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山西和河北等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以及东北地区,该区域7月才出现成虫迁入。本研究所模拟的我国草地贪夜蛾迁飞过程和时空分布范围,可为该虫的监测预警方案和防控策略制订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草地贪夜蛾 轨迹分析 有效积温模型 越冬区 迁飞路径
分 类 号:S433.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